网站在线发布网站外链,友情链接,网站收录,APP推荐

友情链接互换买卖平台

长征的重大事件顺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一

长征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长征中的重大事件顺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开始并没有使用“长征”这个名称。今天的长征已经不仅仅是中央红军的长征了。长征途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下是边肖整理的长征大事序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长征事件序列第1章

顺序是:

穿越赤水河,金沙江,泸定桥,雪山,茫茫草原。

一般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越草原→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image.png  

长征: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苏区,打了两年仗,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打了380多次仗,攻占了700多个县城。红军牺牲了430多名营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期间,他们走过14个省,翻过18座山,跨过24条河,走过草原,翻过雪山。旅程大约有25,000英里。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历史背景: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出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瓦夫,原名奥托·布劳恩,kpd成员)先采取冒险的进攻战略,后采取保守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屡败,苏区不断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改红军)在江西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急。

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在北方组成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界挺进,建立新的苏区;红军第6军团奉命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在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军委分别派出两个军团北上和西进,以调动国民党的“围剿”军,缓解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央苏区中心区,迅速占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机动余地更小,无法打破国民党军在苏区的“围剿”,被迫撤出苏区,进行长征。

长征二号中的重大事件

按顺序,他们过雪山,过赤水河,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红军过草地。

1。穿越雪山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中央革命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推行的军事冒险主义和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屡败,中国工农红军根据地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益严峻。

1934年10月10日夜,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惨而前途未卜的漫漫征途。

红军中很多人都没见过大雪山,更别说爬了。一开始看到雪山,觉得很壮观。雪,银,天高,天高,满是雪的世界。真的可以起来,但是一点都不觉得漂亮。金笳被当地人称为“仙山”。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爬金笳。

总之,金笳山脉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鸟儿飞不过去,人最好远离它,但无畏的红军却要与命运抗争。

当你到达金笳山脉时,你可以从山脚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似乎这一大片积雪并不遥远。起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必须爬这么高。经过几个月的行军,食物不足,人们筋疲力尽。

爬雪山一开始看起来很顺利,后来突然就进入了冰雪世界。风雪让红军睁不开眼睛,无路可走。人们摔倒在冰上,他们不得不站起来,感觉很虚弱。有些人只是永远躺在雪山的怀抱里。

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越了几座大雪山,在北上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成功会师。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总兵力达十余万人,士气高昂。

然而,张以各种借口拖延红四方面军主力的北移,并要求中央政府给予更多的权力。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中共中央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为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后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image.png  

2。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困难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运动战战斗。

在、周、朱等主席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在川黔滇边界广大地区驰骋,积极寻找战机,有力地动员和歼灭了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在川黔滇边界包围红军的狂妄计划。红军在战略转移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三个月内六渡三江,转战川黔滇三省,巧妙地穿插在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消灭了大批敌人,牢牢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3。杜乔金沙江

位于长江上游。贯穿川滇交界的深山窄谷,江面宽阔,浪大。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推进深山老谷,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1935年5月3日,中央军委干部组的同志接受了抢夺焦平度的任务。他们二话没说,翻山越岭180里,当晚就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

然后,他们带着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了北岸。敌人哨兵以为特务回来了,他也不以为意。他们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个连的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焦坪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并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到了龙街渡口,红一军团到了红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而且河面很宽,水流太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移到焦坪渡河。

1935年5月3日至9日,七天七夜,红军主力乘这七条船从容渡江。南渡乌江后,作为后卫的第9军团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一直在转圈,由南向北,牵制部分敌军。

1935年5月6日到达云南东川和巧家县之间,1935年5月9日渡过金沙江。两天后,敌人的追兵到达了南岸。但红军早已毁船封河,走得无影无踪,体现了战士们的机智和勇气。

4。飞天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中央军在四川中西部顺利渡过大渡河,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从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红四团官兵在大雨的条件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奔跑,一夜跑了240里。最后,他们于5月29日早上6点到达泸定桥西岸。

2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踩着铁链,沿着布满子弹和火墙的铁链夺取桥头,与东岸部队一起占领泸定桥。

image.png  

5。红军穿过了草原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军队在左右两边平行行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向倩率领,从四川的帽儿盖出发,进入草原。

经过七天的艰苦奋战,右路军到达了草地尽头的班尤地区。对于左派林彪的红军,第一;其次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向倩、陈昌浩率领红三十军和红四军为右翼。彭率领红三军团走左翼行军路线。

红军过草地的艰难是后人很难感受到的。首先,很难。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到处都是水草和沼泽,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在草地上行走,从一个草地上跳到另一个草地上。

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就这样,到了最后,筋疲力尽。穿越草甸有三种恐惧:一是不踩草甸,陷入泥潭。

泥浆一般都很深。如果你努力向上挣扎,你会越陷越深。如果你救不了它,你就会被泥浆吞噬。当年红军经常是一个人被困,另一个人伸手去拉。如果他太努力,就会被困住。

后来我从经验中得知,必须慢慢移动才能起来,或者把绑腿缠在被困同志的腰上才能起来。泥水不仅不能喝,还会浸泡在断腿断脚里,会红肿甚至溃烂,很难一下子痊愈。

第二,怕下雨。草地本来就难走。下雨了,脚下更软更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陷入泥潭。3.害怕过河。草原上的河流很多,有的比有的浅,有的又宽又快,令人心酸。如果下雨,那就更难了。

又弱又饿,忍不住被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一条河,哪怕一米深,都有士兵掉下去。

黄克诚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部队正在涉水过河,突然下起了暴雨。河水暴涨,激流翻滚,很多还在河里的人被洪水冲走吞没。就这样,无数红军战士躺在了草地上死去。

红军官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格的优良纪律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发扬了感人至深的阶级友谊,不崩溃,不分手,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大自然的困难,终于在死亡的威胁下闯出了一条生路。

长征事件序列第3章

长征的由来

“长征”这个名称,最初并不是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使用的。中央红军行动之初,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在湘鄂西与红2、红6团会合,然后进行反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恢复中央苏区。因此,当时使用的名称是“长征与战斗”、“远征”、“转移”或“战略转移”,而在中国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发布的命令和指示中,则称为“西征”、“突破”。这些名称一直沿用到1935年5月中央红军经过伊敏区时。此时,距中央红军离开江西中央苏区已经7个多月了。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的益民区,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文告》,上面写着:“红军长征了,方向是扫荡的。”在冕宁县革命委员会会议上,朱德在讲话中提到了“长征”二字。这是第一次看到“长征”这个词的用法。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的大为、毛公地区会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报《红星》刊登了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队为庆祝会师而专门创作的歌曲《两大主力会师》。歌词用了“万里长征”的提法。随后,1935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尔盖会议形成的《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和任务的决议》明确指出:“一方面军的一万八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空以前的伟大事业”。这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长征”这个名称。此后,长征的名字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同时,随着红军北上行程的延长,长征的表述也逐渐变成了“两万多里长征”。

image.png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到达陕北。此时,从江西瑞金出发,红军即中央红军,已跨越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余里。11月,在陕北召开的红一方面军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激情豪迈地宣布:“十二个月零两天从瑞金出发,共367天,战斗不超过35天,休息不超过65天,行军约267天。如果把夜间行军也算在内,那就不止267天了。走过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康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份。据第一兵团统计,我们最多走了两万五千里。这的确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史无前例的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名称,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国中央军委发布的宣言和中共中央领导的讲话中也一直使用。1935年12月,毛泽东在党内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明确指出了“长征”的意义。此后党史、战史、军史都称这段时期为长征时期,“长征”二字并非一般的战略转移。

今天的长征不仅仅是指中央红军的长征,而是指由中央红军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它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贯穿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湖北、河南、陕西、青海等省份。一年四季翻过几座雪山,穿过人迹罕至的草原,穿过几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打了近600个大大小小的仗,攻占了100多个县城,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困,终于在陕北会师,完成了中国革命大本营向西北奠基的伟大战略转移和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战略远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