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一 |
由于多灾少源的地理原因,日本人自古便有一种“活在当下”的紧迫感,经年累月,整个民族早就形成了一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式的国民性,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常常以不给他人造成困惑为首要前提。相比临终前吃喝拉撒都要别人协助的窘境,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以自然消长的方式静静离世,或许对于生性敏感的日本人(无论男女)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离世方式了。
对于死,日本人有一套独特的物哀美学,这也一直渗透到他们的生死观之中。“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最负盛名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里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日式生死观的最好诠释。这也从某个侧面解释了上述《孤独死现状报告》背后的原因——“孤独死”死因中自杀死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0%上下,而这一数据在日本人全部死因中仅占不到2%(如下表)。
日语中表示一个人生活的用词的是“一人暮らし”,一个人生活成了独自欣赏暮色四合之色,虽说凄清了些,却不乏有几分物哀美学的滋味。在人生迟暮阶段,看尽人生百景之后,在陷入生活无法自理的境地之前,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世,看似残忍,可能却符合一些日本人独特的生命哲学。
日本女性搞笑艺人伊藤麻子曾在日本综艺节目中说过的一段话:「日本には花鳥風月という言葉ある」「最初は花にいく、ちょっと経つと鳥をかわいがる、次に風を感じる、最後は月をみて死んでいく」(日本有“花鸟风月”的说法,最初会喜欢花儿,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会感到鸟儿的可爱之处,接着便是感受到了风,最后看着月亮死去。)很多日本人似乎用尽一生都在诠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的真谛。从这个角度来看,“孤独死”对他们来说,或许成了一种选择。
节选 | 每年6.8万人“孤独死”,日本老年人的残酷临终
作者 | 琪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