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一 |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周瑜是个气量狭小、经常和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一直到临死之前,他还深恨诸葛亮太聪明,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那么历史上的周瑜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周瑜远不是小说中那样狭隘,从《三国志》的记载,到明清时期的史学家和文人谈论,人们对周瑜的评价都很高。唐朝的颜真卿曾经建议追封古代64位名将,为他们设庙纪念,这64位将领就包括周瑜,和周瑜同时的关羽、张飞、吕蒙、陆逊、张辽也都在其中。
正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一见如故定平生
周瑜是庐江舒县(现在的安徽省庐江西南)人,周家是当地大族。周瑜的从祖父周景在汉朝官至司空、太尉,堂叔周忠也做过汉朝太尉,都是位列三公的高官;周瑜的父亲周异做过洛阳县令。
周瑜出生的时候,正是汉灵帝时期,东汉王朝经过桓、灵二帝之后正逐渐走向分崩离析。到周瑜的青少年时代,京城之内董卓作乱,长沙太守孙坚率军前去讨伐,于是把妻子、儿女都送到了舒县。孙坚的长子孙策一向很有名气,周瑜就专门前去拜访,就此与孙策相识。
孙策和周瑜同岁,两个人一见如故,少年周瑜还把自家的宅院让出来给孙家人居住,他和孙策经常来往,到了“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的程度。
开始于少年时期的这段友谊,伴随了两个人一生,还就此开创了东吴的新局面。
2、孙策
孙策一家人在庐江只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孙坚就在攻打荆州时战死,17岁的孙策带着母亲、弟弟等人又搬迁到了江都(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年轻的孙策一心为父亲报仇,及时建功立业,他找到袁术,想讨回父亲的旧部。
面对少年英武的孙策,袁术虽然十分欣赏他,但是却不甘心把孙坚的旧部都还回去,于是花言巧语地把孙策打发到孙策的舅父,丹阳太守吴景那里去招募兵勇。
孙策为人豁达,作战勇敢,在袁术军营时就赢得了袁术麾下将领们的倾心敬重。随着他一路向丹阳进发,沿途不断有人前来投奔,等到了吴景的驻地时,跟随孙策的兵士已经到了五、六千人。
恰好此时周瑜也在丹阳看望叔父,孙策听说之后,马上派人给周瑜送去书信,周瑜接到书信之后立刻前去迎接孙策。
两位挚友久别重逢,见到周瑜后,孙策大喜,说道:“吾得卿,谐也。”
有了你,我的事情就能办妥了!
3、战火中的友谊
这时的周瑜和孙策刚刚21岁,二人就此开始东征西讨的军旅生涯:
195年,周瑜随从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等地,进攻秣陵;继而打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刘繇手下大将太史慈。
孙策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几万人,孙策安排周瑜镇守丹阳,自己则继续攻城略地。
196年,孙策进攻会稽王朗,会稽平定;
197年,孙策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孙策打了不少胜仗,但是他跟随的袁术却经常欺骗他:
袁术曾经承诺让孙策担任九江太守,但是转眼就任命了自己的亲信,把孙策晾在了一边;
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之前,承诺打下庐江之后任命孙策为庐江太守,等孙策真的攻打下庐江之后,袁术却再次任命了自己的老部下。
如是者几次,孙策对袁术越来越失望,终于在197年因为袁术称帝一事和袁术绝交。
年轻的孙策失去父亲的庇护,四处征战得胜却屡次被老奸巨猾的袁术欺侮,好在无论孙策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都有一位忠诚能干的好伙伴周瑜。
孙策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后,他对周瑜也十分厚待,授周瑜为建威中郎将,给他两千兵士,战马五十匹,还为他修建住宅。
孙策对周瑜的这份赏赐与厚待,当时没人能比。
4、大乔、小乔
这一年,周瑜和孙策24岁,两个人在吴中很受人们欢迎,人们亲切地称呼孙策为“孙郎”,称呼周瑜为“周郎”。
历史上,周瑜的相貌正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姿质风流,仪容秀丽”,《三国志》中的记载是“瑜长壮有姿貌”,他身材高大,相貌俊美,是个典型的帅哥形象。
孙策同样也是相貌英俊,性格开朗,这样相貌出众、军功卓著的两个人的婚事显然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重点,没想到关系亲密的两个人在婚事上仍然延续着之前的亲近:
公元199年,袁术病死,袁术的堂弟和女婿带领家小和部曲的男女老少,一起到皖城投奔了庐江太守刘勋。十二月,孙策和周瑜攻破皖城,俘虏了袁术和刘勋的家人,还有一大批跟随他们的部下及家人。
在这些俘虏中,有一位乔公带着两个美貌异常的女儿,这就是大乔和小乔,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此时的周瑜,正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描述的那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姿态雍容洒脱,谈笑间战功唾手可得,正是一个潇洒、能干的青年将军形象!
5、全力辅佐孙权
200年,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无力东征,于是对孙策实施安抚政策,孙策自此镇守江东,成为江东之主。
新婚燕尔,大局初定,孙策和周瑜战场、情场两得意,没想到孙策却很快走向生命的终点。
200年春,孙策去山中打猎,结果遇到被他杀害的许贡的门客,三个门客为许贡报仇,将孙策射为重伤。
孙策自知伤重难治,临终之时,他把弟弟孙权叫到床前,把掌管江东的大印亲自交到了他手里。
此时孙权只有19岁,虽然他从十五岁就开始担任官职,但是毕竟年龄和资历都难以服众,他刚一接手江东,当地的局势就开始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庐陵太守孙辅等人蠢蠢欲动,有的公然反叛,有的则暗通曹操。
关键时刻,周瑜和张昭等人仍然保持着对孙权的臣服,周瑜风尘仆仆带兵从外地赶回来奔丧,从此就一直留在孙权身边,保护他安全的同时和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在大臣们对孙权掌权持观望态度之时,周瑜,这位曾经跟随孙权的哥哥东征西讨的勇武将军,在孙权的面前躬下身去,恭恭敬敬地对孙权行君臣大礼。
有周瑜公然表示的臣服,其他大臣再也不敢观望,于是纷纷跟随在周瑜身后,向孙权叩拜下去。
孙权执掌东吴的稳固地位由此而奠定。
6、坚决地和孙权站在一起
孙权被朝廷拜为讨虏将军,驻守吴郡,虽然地位确定,但是由他执掌东吴,恰好比一个孩子手中拿了无价之宝,总是会引起别人的觊觎。
这其中就包括曹操。
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实力大增,于是他把征服的目光投向孙权:202年,曹操责令孙权送人质到都城。
孙权虽然掌权时间不长,但是绝非逆来顺受之人,按照他的本意,绝对不会送人质给曹操,以免今后行动受制于人。
但是东吴一向不缺少善于屈膝低头的人,在和大臣们商议此事时,有的大臣认为,为了向曹操表忠心,应该听从旨意,马上送人质到京城。
大臣们争论不休,孙权被吵得心烦意乱,最后他只带着周瑜一个人去见自己的母亲,以最终敲定此事。
周瑜的态度十分明朗,他认为东吴绝对不能受制于曹操,而应该静观曹操动态,看他到底是不是真正遵守道义、能够拯救天下的能臣志士。如果他果真是治世之能臣,再谈归附也还不迟。
周瑜表达的意见和孙权不谋而合,孙权的母亲也十分认可周瑜的看法,她郑重地对孙权说道:“周瑜只比你哥哥小一个月,我一直把他当儿子看,你要把他当作兄长!”
在周瑜的坚决支持下,孙权最终扛住了曹操的压力,没有给曹操送去人质,从而为之后的反抗曹操、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
7、赤壁之战
曹操看收服东吴没见成效,于是开始打周瑜的主意:他派人去游说周瑜,想让他为自己所用。
周瑜十分坚决地拒绝了。
收服不成,那就只有开打。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向东吴进逼而来。
东吴犹如一只柔弱的羔羊,曹操大军自有凛凛虎威,双方较量,很难让人没有投降的念头。
这就难怪东吴的大臣会有人想投降,连孙策临终托付的张昭都支持降曹。
面对这种情景,血气方刚、不甘居于人下的孙权当场大怒,一剑下去,砍掉了桌子的一角。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坚定地站在孙权一边的,还是从鄱阳匆匆赶回来的周瑜,他征尘未洗,就再次威风凛凛地站在孙权身旁,准备为他托起阴云密布的一方天空。
有交战的决心,才能生出无穷的对敌计策。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东吴将士的齐心合力之下,号称有“百万大军”的曹操居然出乎意料地惨败而回。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当周瑜遥望曹操带领残部仓皇而逃,看着江水缓缓东流,在他心头豪迈唱响的,或许正是几百年后,在苏轼笔下飞腾激扬的高亢旋律!
本文参考:《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