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在线发布网站外链,友情链接,网站收录,APP推荐

友情链接互换买卖平台

“亲儿子”流着他人血统?科赋N400硬盘便宜上车,拆解及测试评价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一

转自什么值得买社区:燃尽烧绝 8月9号

tupian

购买理由

本篇要说的就是科赋N400 240G sata固态硬盘,pdd百亿补贴149元价格挺低,给旧笔记本升个级试用下估计不会亏。

因为便宜,所以站内倒是经常爆料,随便挂一则评论相对多点的:

国内

tupian

百亿补贴:KLEVV 科赋 N400 固态硬盘 120GB99元包邮连续读速450MB/S,连续写速500MB/S拼多多官方补贴价为99元包邮,近期低价,感兴趣的值友可以入手~科赋N400系列固态硬盘采用标准2.5英寸外形和SATA接口,连续读取速度最高可达500MB/s,连续写入速度可达450MB/s,官方提供3年有效质保。值26评论16收藏30去购买

这个店铺还是有些问题的,因为我是7月中买的,当时店铺应该是挂有“官方”小金标的,今天又去看了一下变成了“品牌授权”,搞不懂pdd这些小标的机制是什么,大概花钱就可以办吧,月卡过期就把“官方”金标给撤了。

那么到底亏了还是没亏呢?以下就来说一说这款的尝试体验和评价:

本篇目录:

1,外观及拆解展示

2,旧笔记本升级

3,性能测试

1,外观及拆解展示

(1)简要开箱tupian

这个开箱我就感觉到很nb,外包装居然用的是十铨科技的胶带,盒装的包装盒内容也和京东在售的N400有些不同,京东的评价晒图能看到还是蓝海星河代理的产品,防伪标识有所区别,而这一版pdd购买的变为了AFASTOR富基电通代理,真伪就无从验证、也懒得花太多功夫去查了。

(2)外观及称重tupian

打开包装之后,里面就是一个黑色带贴纸的硬盘很简约,金属外壳手感还行,至于能否对散热起到作用只能说期望比塑料壳的要高一些。

重量方面,37g,相比2.5 sata机械硬盘(9mm厚度)的100g左右要轻很多,对于笔记本的重量改善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

(3)直接拆开看里面的颗粒tupian

也没有什么防拆、保修贴纸,这种便宜产品,索性直接拆开看一下就行,只有4个卡扣用小号的一字螺丝刀一撬就开。

取出里面的半长pcb板,依旧没有螺丝固定(真是能省则省),一个固态硬盘拆开之后就像右图这么大一点,所以自然很轻。

(4)主控与颗粒tupian

这个pcb上面正反面有四颗颗粒,正面带有一颗群联的ps3111-s11主控,基本上属于市面上“品牌固态”代工典范,pcb板也是群联自定义的这种代工专用板。

颗粒方面,上面图片还算清晰,编号为TT59G55AIV,也不需要有太多的读颗粒编号常识(反正都是自封颗粒),这款TT开头的颗粒在各大论坛里面还是挺常见的,属于群联采购东芝颗粒自封产品,在七彩虹、技嘉、影驰等品牌的固态硬盘上都有见过(显然这些品牌都不是专门出ssd的,而基本都是采用了代工厂的方案),至于完全同编号的TT59G55AIV颗粒,在影驰one固态上曾见过。

至于大家关心的正片、降级片、白片、黑片,不用太走心,往不好了想就行了。用于强度不大的应用,群联自己的主控pcb方案搭配自封颗粒,还是足够应付的。

(5)亲儿子血统不正?

那么话题就来了,科赋作为essencore的固态品牌,被SK集团收购了,相传都是采用通集团下面的SK海力士的颗粒,享受“亲儿子”的待遇(essencore实际上是sk集团认下的养子,不属于sk海力士的亲儿子范围,更像是sk海力士的兄弟或叔叔)。

但是,怎么这款N400里面几乎看不到sk海力士的影子,反而流淌着东芝的血统?

这款N400根据各个阶段消费者的购买拆解图,可以看到大概就是2020年四五月份开始,方案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essencore自封颗粒改为了群联自封的东芝颗粒,直接从sk海力士的某一级别颗粒换成了别人家的。而对比相对更高端的N500之流,则还是沿用了SK海力士的颗粒。

基本上可以认为N400这款铺货的低端ssd,作为科赋品牌本来销售也不佳,索性直接沦为了交给代工厂完全套用群联品牌ssd方案的贴牌产品,理论上和七彩虹等采用同方案的应该没什么差异。

注:

有人说TT的自封颗粒都可以“刮刮乐”,自封颗粒下面一层能看到真实颗粒编号,但有b站up已经刮过N400了没有下层,所以这个颗粒的本质面目还是存疑的。

2,旧笔记本升级体验

(1)换上SSDtupian

不同的笔记本可更换的硬盘位置也有所差异,这款thinkpad x220i忘记大概是七八年了吧,更换ssd很方便,只需要拆开侧面的硬盘槽插拔即可(记得断电),如果要更换机械硬盘的话要注意7mm或9mm的厚度限制。

(2)设置BIOStupian

准备一个U盘做系统安装盘,我这次就直接安装windows10了,通过windows10官网下载可以导入U盘介质的版本写入U盘做启动盘即可,详情自行百度一下很简单。

不同电脑进入BIOS的方式也不太一样,有的是开机按delete、F2、F12之类的,像这款x220i只接待有一个ThinkVantage键,开机按这颗蓝按钮就能进入BIOS设置。

对于这种老版的BIOS,主要需要调节的也就这么3项需要注意:第一个是右上图的启动方式一般windows10选UEFI优先;第二点是左下图要调整一下不同介质的优先启动顺序,把对应的USB介质U盘选项通过“+-”号移到最上方;第三是SATA控制器选项选择AHCI,再古老一些的机器可能还有IDE选项(还是要选AHCI),否则后续安装或进入系统都可能蓝屏。

(3)安装windows10系统tupian

简要略过这步,之前在macbook pro安装windows10双系统的时候也看到过这些,基本没区别。

只要BIOS设置完成之后重启,就会自动进入安装界面,值得一提的就是左下角这个页面经常会让装电脑的人“心里咯噔一下”,因为装windows10的时候玄学会卡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页面不动。

只要安装完成并进入系统页面,那么这个硬盘与电脑的结合就初步告一段落了,像N400这一类低端sata固态也不涉及到什么固件和驱动的问题。

3,固态硬盘的跑分和性能测试

有关SSD的一些性能测试以及跑分的软件,可以参照过往写过的此篇内容:

tupian

电脑小白硬件系列 篇十:装机必备!20多款烤机、测试、监控软件汇总介绍(下篇)——显卡、固态硬盘篇画风清奇的#非正常购物研究#征稿活动,讲出你淘二手/捡垃圾/海淘的经历,晒出你的捡漏成果,丰富现代鬼市指南!我们有大量奖品等你来>点击这里查看活动详情燃尽烧绝|赞76评论16收藏705查看详情

(1)用as ssd观察一些反面示例:tupian

先给大家看一个反面教材:

使用as ssd benchmark的时候,需要关注的左上角的一些信息,包括了硬盘信息识别、硬盘固件识别、控制器情况、4k对齐情况。

观察我第一次安装的错误问题,硬盘能正常识别,4k对齐了并不影响4k随机读写的性能,但控制器情况出现问题,有“pciide-BAD”字样,说明在BIOS调节里面当时在AHCI选项是忽略了的

tupian

,磁盘性能很弱,需要重新安装系统(需要在BIOS里面选择SATA CONTROLLER MODE OPTION)。

另外观察一下右侧的CrystalDiskInfo软件:

可以发现这个硬盘可读信息很有限,设计并运行在sata 3上,但总的读写数据无法查询,而且硬盘信息里面有很多“厂商特定项目”,就是厂商“不想告人”的一些内容,于是让我想起了我那块建兴T9硬盘也有类似的设定。

此外,预先通知一下,这个温度传感器的33°是假的,后面无论如何测试拷贝,这个温度从来都不变,那试问没有这个传感器不就好了,为何要做一个假的接口来显示自己的“散热好”呢?

(2)正常安装后,AS ssd benchmark的跑分情况tupian

正常安装之后,AHCI也Ok了之后,用as ssd跑分第一次看1GB和10GB情况,4k随机读写比较一般,但1GB的64线程比较夸张,不知道固件方面是不是有什么“鸡血”,而烤10GB的时候写入速度明显下降,说明这ssd模拟的缓存还是比较小的不到10GB。

接下来有连续的跑了第二次1GB,写入恢复了一些,4K的多线程也恢复了一些,这个ssd做一些小文件的使用还是不错的,只要别爆出缓存之外。同样,娱乐大师对硬盘的跑分11000多也算是sata固态里面比较高的了。

(3)HD tune Pro观察模拟缓存大小和缓外速度tupian

用HD tune Pro的文件基准,看总长度20GB的随机文件读写速度,通过上面的测试能看到,大概初始的写入速度能维持在400-450MB/s,到了约5G左右之后写入速度明显掉下来。

tupian

再看此图左侧将20GB长度的文件读写全部跑完之后,明显5GB之后写入速度一直维持在50-100MB/s,20GB测试完成的平均顺序写入为100MB/s(算上前5G的400MB/s),这个速度稍微有些惨淡了,属于tlc颗粒里面较低水平了,和机械硬盘水平差不多。

测试完成之后马上再测一下1G的as ssd,可以看到持续写入速度只有83MB/s,而顺序读取速度和HD tune pro显示的相当,几乎在450MB/s以上无变化。

总结

科赋的N400,从血统上来看,貌似Essencore已经把它“扫地出门”了,直接采用了代工厂的通用群联方案和群联自封芯片,也就完全没有SK海力士血统可言。摸奖用户,或许还能搞到早期的Essencore自封颗粒产品。

从硬盘性能上来看:

① 无缓存颗粒,240G大小应该没有采用全盘模拟SLC,只是划归了一部分模拟了5GB左右的缓存大小,能够保证写入生命周期。缓内顺序写入400左右尚可,缓外80左右表现一般,并不适合经常写入大数据的用户。

② 厂商刻意掩盖的数据较多,包括读写总量、温度等等关键性指标,既然没有相关数据,就别当好东西用就行了,不建议放关键重要材料和数据。

③ 读取速度450以上很稳定,通常5GB的模拟缓存也够轻度计算机用户上网或简要文档编辑使用,毕竟还是一个出ssd品牌的贴牌产品,价格便宜用于老旧笔记本升级,日常简单上网查点东西还不错,相比原有的机械硬盘提升明显,尤其是在开机、打开应用、打开文件和网页的体验上。

简单的一句话的评价

150元买个240g ssd还要啥自行车,基本定位为旧电脑升级专用,主力电脑不推荐当系统盘或存储盘。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Top